浅议营销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活动
营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环节,在绝大部分企业家看来,得营销者得天下,做好了营销工作,相当于成功了一半。有研究指出,世界500强企业中,70%的CEO有营销背景,中国早期企业家多以营销或销售出身为主,尤其在消费品、零售等领域,这与企业早期需通过市场开拓获取客户密切相关。
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如果要多刷存在感,就要想办法在营销过程中找到切入点,从营销过程中挖掘知识产权的价值。在我拜访过的企业中,能将知识产权工作经常汇报给决策层的,都是非常优秀的IP团队。而这些IP团队的共同点是能够精准地将知识产权与市场需求相结合,将知识产权工作与营销工作有效关联起来,制定出能落地见效的具体措施。这些措施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:一是管控营销活动的知识产权合规风险;二是在营销活动中发挥知识产权优势。
01知识产权合规风控
知识产权的种类和数量繁多,如果用“穷举法”来管理,难免顾此失彼,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。因此,很多IP团队都是采用“倒推法”,从具体的营销活动入手,反向梳理可能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点,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。比如,首先,了解行业内知识产权风险/维权的动向,识别出风险程度较高的营销动作(短视频文案著作权、直播带货中的商标侵权、外观设计侵权等),重点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;其次,再通过分析知识产权的侵权案例,细化防控策略;最后,开展频度适中的培训(对领导层通常采用月度简报的形式),提升全员风险意识。从知识产权风险的识别、评估、应对的流程上分析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开展:
01识别风险点
这是决定后续风控工作量的关键环节,如果将著作权、包装装潢、商标、专利等所有的方向按照营销的所有环节进行继续细分,将会把“识别风险”这个工作量推到不堪重负的地步,更麻烦的是影响营销的效率。为了平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,比较重要的措施包括:定期监控行业内知识产权风险/维权的动向,将这些动向与企业营销活动关联好,就能快速得到风险管控的优先级排序;根据行业属性,对商标、域名、广告语、包装、图片等进行分类管理,建立高效的内部审查机制,对这些风险载体进行定期专项提前审查。总的来说就是:量多难度小的风险点提前审、集中审;量少难度大的风险点及时审、精准审。
02评估风险点
通过分析历史侵权案例,结合当前市场环境,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。比如现在有很多通过线上取证的方式固定侵权证据、刷单也会被认为是销售数据、字体侵权的钓鱼式维权等案例中,可以借鉴其取证和维权手段,评估企业哪些营销动作存在被起诉的风险、发生的概率、影响运营的程度,再平衡运营收益和时间,就能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风险评估结果。商业活动上就是要有一定程度的“冒险”才能有所收益,如果因为风险就啥都不做,那才是更致命的,但冒险的前提是知己知彼,明确风险边界。
03制定应对策略
知识产权风险的常规应对策略主要分三步走。第一步是不暴露风险,通过审查确保营销素材合规,如,必要的免责声明、授权许可、销售渠道隔离等方式;第二步是提前做好不侵权抗辩的准备,比如合法来源、专利稳定性分析、在先使用的证据储备等;第三步是降低判赔额,尽可能从减少损失的角度,比如分散主体、侵权责任转移、购买保险、销量/利润的宣传、购销合同的合理约定等。通过这三步,不仅能在风险发生时有效应对,还能在日常运营中降低潜在风险,确保企业稳健发展。
总之,通过系统化、精细化的知识产权风险管控,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的重要保障。随着企业业务模式变化,如自研转采购,需及时调整风险策略。同时,结合新兴技术手段,如AI监测和大数据分析,提升风险预判能力,确保策略动态适应市场变化,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动态平衡。
02发挥知识产权优势
企业如何在营销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产权资产,是需要对知识产权的价值有深刻理解,同时能从打开市场的眼光去审视和运用这些资产。比如,通过分析市场趋势,将核心专利技术转化为营销亮点,提升产品竞争力;利用商标和品牌故事,增强消费者认同感;借助版权内容,丰富营销素材,吸引目标受众。这样,知识产权不仅是防御工具,更是开拓市场的利器。
01知识产权资产盘点
很多企业受限于部门分工,在营销部门眼里比较难看到清晰的知识产权情况,比如与产品卖点相关的专利到底保护了什么技术,哪些商标能提升品牌形象等,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评估机制,全面盘点知识产权资产,明确其在营销中的具体应用场景。
02品牌塑造
专利和商标的协同,可以在营销活动中将其融入到品牌叙事中。通过知识产权维权维护品牌独特性,确保营销积累的品牌认知不被稀释;通过专利维权,强化品牌技术壁垒,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;通过产品外观设计、包装等著作权成果,可成为营销亮点等。
03限制对手
在建立一定的知识产权优势后,可以通过许可、诉讼等方式限制竞争对手,巩固市场地位;同时,利用知识产权在特定项目中进行控标策略。在现在比较流行的行政投诉、电商平台投诉等多元化维权手段下,只要能灵活运用这些手段,就能让知识产权成为营销活动的攻坚利器,提升IP部门在企业的地位,进而有影响力去整合更多的资源,推动企业发展。
04延伸合作
企业将商标、专利、著作权等授权给合作伙伴,实现价值延伸。例如迪士尼将动漫形象商标、著作权授权给玩具厂商,借助合作方的生产与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覆盖,同时获取授权收益;被授权方也因使用知名知识产权提升产品吸引力,双方通过授权合作实现营销资源共享,拓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。再比如,当前盛行的IP联营模式,企业可通过与其他知名IP跨界合作,打造联名产品,借助双方品牌影响力,迅速提升市场关注度,实现互利共赢。
小结
营销过程中,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伞,更是战略资源。只有通过精准定位和灵活运用,才能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,助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。
- 相关推荐